新的研究顯示,如果你有親友因不明原因死亡,死後的基因檢測是辨識仍存活親屬之潛在心律不整風險的方式。
研究人員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梅約診所的Michael J. Ackerman醫學博士表示,在確定親屬的心臟風險方面,比起傳統的檢測,死後基因檢測可能是一種更好的方法。
在美國,每年有近30萬人發生心因性猝死;猝死是指一個人在心臟功能突然喪失幾分鐘內死亡。
Ackerman表示,高達25%至30%的案例可能是遺傳缺陷引起的;但是,這並不是對死亡的人進行基因檢測,而是對一等親進行一般建議的全面性的心臟檢查。
在這項研究中,Ackerman及其同事針對146位因不明原因死亡的人進行兩種與心因性猝死有關之遺傳心律不整的事後檢測,結果顯示,有40人(27%)有其中一種已知會造成心因性猝死的基因變異。
接著,研究人員針對受害者的160位親屬做進一步的測試,包括基因篩檢、以及跑步機壓力測試或心電圖檢查,這些受害者的基因變異呈現陽性。總檢驗成本為678萬美元。
然後,研究人員針對發生不明原因猝死之受害者的所有親屬進行目前建議的全面性心臟測試,不論其基因變異情形如何。總成本高達770萬美元。
Ackerman表示,使用[遺傳基因]驗屍,直接做進一步的檢測,可能節省近100萬美元的成本。
他表示,基因檢測的主要的障礙是,保險公司通常不會支付相關費用,但是他們卻願意支付所有家庭成員更為昂貴的心臟檢查費用。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臟病專家Gordon Tomaselli博士在記者會中向WebMD表示,他希望這類資料能促使更多保險公司願意支付這項基因檢測費用。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的年度會議上。
引用自:http://forum.pchome.com.tw/content/87/24869
留言列表